这正是一个春和景明的日子,来到了楼下的湖边公园。
树绿了,是刚长出的新叶;草绿了,是才发的嫩芽;和夏天不同,是那种嫩嫩的翠绿,甚至连空气都带上了绿的气息。放眼望去,秀色环抱,湖水清碧,波光粼粼;轻风徐来,吹面不寒,我想起了“春光如海”这样的句子。
这里是沿湖十里长,野芳幽香,佳木深秀。沿湖林前行,绿茵翠坪,石径中穿;岸柳垂长,楼影沉碧,黑凫戏水,白鸥旋空。
我慢步茂林中,一片绿色把我围住了,我像进了绿色的海洋中。暖色的光洒在翠绿上,成了一块块淡黄,深色的影,与翠绿叠合,成了一团团青绿,真可谓:参差呈绿浅,明暗显青幽。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曾把光影描写成梵阿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这两者一个是视觉一个是听觉,不挨着。细琢磨,实为妙笔。人的不同感官之间是可以找到某种相通之处的,美学上把它叫“通感”,人都是因景生情因景而悦的。眼前的这片景象,又何尝不触动你愉悦的听觉神经呢?你看这些光影,当它的方圆曲直明暗疏密又交织柔和在一起的时候,它会让你似闻那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又像听到广东民乐《雨打芭蕉》,还会让你想起那段有名的京胡曲牌《迎春》。
一阵微风过来,打破了刚才的宁静,树枝随风摆动,草地上的光和影像一片涟漪,从静态中一下子浮动起来。这一动一静,又像是乐章的一起一止,动则快三慢四,静则绿洇青沉,这景象又叫我陡想起“东风吹水绿参差”的意趣。如果说《荷塘月色》中的光影是一种清幽淡雅朦胧美的话,这里的光影更是一种春光灿烂生机盎然的美。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这当下只是少了几声莺啭,远处却飘来一阵音乐,“手拿碟儿敲起来,小曲好唱口难开……”这是一首地道的湖北小曲,寻声望去,一群身着大红大绿的中老年妇女正在那里翩翩起舞,手中的绸扇忽开忽合,犹如孔雀开屏。
往前行,三五幼童正蹲在草地上挑逗着笼子里的几只白兔,还有高挂在树枝上的竹笼,一只小鸟上下跳动着;这边,一位少女在奇石旁仪雅静坐,正聚精会神地备着功课;再往前去,男女老幼七八人口,正席地而坐,悠闲地享着午餐。不远处的一老者看似几分孤零,可是当看到他眼睛似闭还睁斜倚在一棵大树下那自在自得的样儿,会觉得他悠闲里潜藏着几分自傲。他虽少了诗仙太白的宽袖长袍,却一点也不逊醉翁太守的苍颜白发。瞧他这范儿,谁说醉翁之意不在酒?
来到一片开阔地,这里各色凉蓬大小凉席散落在绿茵上,人群或坐或躺,或侧或仰,各呈姿态。南方的春天也仅仅是在这个短暂的几天里阳光洒在身上是很合适的,不冷不燥,这时候才会真真地感受到“沐浴阳光”的滋味儿。你瞧这夫妇俩凉席上一坐一躺,那懒洋洋的样子像是要把自己浑身的每一处都要融入这片绿茵中,又像是要把几天来的疲劳统统地释放出来。男的仰面不望,索性用棒球帽把自己的头乃至整个癫痫病的起因脸捂起来,如其说他是赏春、游春,不如说是玩味春。孩子有的是旺盛的精力,绕着凉蓬一圈又一圈地迅跑着。
至于爱放风筝的一群人,他们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云淡风轻。草坪武汉很好的癫痫医院上、蓝天里,大的小的,近的远的,还有那深入云端的,风筝各式各色。坡顶上一个年轻母亲和幼女独处一地单放风筝,女儿拽着高高的风筝抬头仰望,她的视界里是浩瀚的蓝天;母亲低头俯视,看护着自己的心头肉,她的眼睛里满是希望。
这正是大都市里一幅恬淡的游春图,这是一支和谐的春之曲。
这支春曲,催赶着我们走向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