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莹。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在城市秋夜房中偶读这首唐诗,思绪不由地深深陷入到了诗的意境里……
抬眼望向窗外,高楼林立,遮挡了夜空,哪里寻得到闪烁星辰?直至熄灯躺下,脑海里仍在搜寻着那秋凉如水、月色如霜的美妙画卷,回忆也纷至沓来。童年家乡的那些个秋夜呵,一样的清凉如水、星斗满天,都是与收红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儿时家乡的红薯,于我是有着特别的情义的。家乡属江南丘陵地带,水田少,山地多,我们一家四口人只有一亩多一点薄田,父亲每年种两季水稻,所收获的稻米离温饱永远有着遥远的距离。于是,那些经父亲双手开挖的高高低低的山旮旯里的山地一寸也没有被父亲放过,种上了各种杂粮,一日三餐搭配着稻米,以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在所有的五谷杂粮中,红薯的收成是很大的,它高产且易种植,口感香甜糯软营养丰富,可代替稻米作主食,也可制成多种吃食,是父亲很喜欢种的农作物之一。
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红薯也是在谷雨前后栽插的。连续几场春雨,薯苗已伸长了一米左右的藤蔓,匍匐在地垄上。父亲乘着雨天穿着雨衣蹲在地里将每一根长薯藤剪成约10-20厘米长的小段,整齐地码在竹筐里,再挑至各个已整好的地块,一棵棵仔细地斜栽进土地里。借着春雨的姿势,不几日薯苗便生根成长,特别是在施了几次农家肥后,更是生长旺盛藤蔓逶迤。
红薯是极易成活的,虽土里土气,但对农人可说是要求少、郑州能治癫痫病的医院在哪里回报高。在其整个的生长至收获过程中,只要对它施几次肥料,就不再去过问了,任其生长蔓延。
红薯的回报是沉甸甸的,而我们一家人收获红薯的辛劳也是沉甸甸的。
金秋十月,父亲和大姐、二姐将晚稻颗粒归仓后,霜降就快到了,顾不上歇息一日,就接着收红薯了。看着父亲和姐姐们拿起磨好的镰刀和锄头,我的心儿也痒痒的跃跃欲试。因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和姐姐们总百般地护着我,不让我干任何活,说我太小了,还不能拿镰刀,会伤到手的,就在家里看家吧,可我不甘心非要跟缠着。父亲无奈,到了地里就分给我捡红薯的任务。
父亲说,先要将红薯藤割完,才好挖红薯,可我早已等不及,乘着家人割薯藤之际,便用稚嫩的小手刨出一棵红薯,在地埂的草皮上擦去外面红色的表皮,送进嘴里“嘎嘣、嘎嘣”嚼起来。刚出土的生红薯新鲜多汁脆甜爽口,像咬了一口苹果一样特别好吃。
割完了薯藤,父亲和大姐抡起锄头起挖红薯了。随着他们的手起锄落,一个个红薯像大小不一的胖娃娃一样从土里被翻了出来,一溜溜憨态可掬地躺在地垄上。我和二姐提着小篮子跟在后面弯着腰不停地捡着,捡满了一小篮子就提到不远处的大筐子处倒进去。这样周而复始地捡,没几个来回我就累得气喘吁吁、浑身发软了。
对于农家,如果说双抢是一场激烈战,那么收红薯就是一场持久战了。收红薯远远不是我曾想象的将它们从地里收回来就完事了那样简单,而是有着很多工序需要操作的。要将红薯做成淀粉,大部分换成现钱,小部分则制成各种吃食。
每年秋收时能收多少斤红薯?小时候我一点概念也没有,只知道我们每天都要挖出上千斤红薯,父亲肩担,大姐和二姐肩抬,将十几筐红薯从遥远的地里运至水塘边清洗,然后又将洗净后的一筐筐红薯运至村里的加工厂去绞碎、装桶,再担回来,父亲就要开始洗淀粉了。其时天色已晚,虽然我们每个人又累又饿,可根本顾不上做晚饭,父亲早已在水塘边的合适位置搭好了过滤架,架好了过滤网,摆好了一口口大缸。父亲一遍遍地过滤着薯渣,姐姐们轮流着添水、舀水,直至很晚,才将那些盆盆桶桶的红薯渣过滤完,将十多桶过滤过的薯渣挑至门前小山上的空草地上,待闲时再做薯粑粑。
经过十多日奋战,终于将地里所有的红薯收回来了。秋收快结束了,父亲和姐姐们要做收红薯很后的收尾工作了,我也参与其中,享受收获的喜悦。白天,要把那积存了好多天一大坨一大坨凝固的红薯淀粉一块块掰开摊在阳光底下爆晒,再慢慢地搓成粉沫过筛,要好几个太阳以后直至完全晒干才能装袋收藏。晚上还要顶着皎洁的月光上山将那些堆成山似的薯渣团成薯粑粑,整齐地晾在草皮上。等晾晒干了以后,薯粑粑就成了很好的猪饲料,冬天里用来喂猪,膘会长得又肥又壮。
当严冬来临我们一家人围炉取暖的时候,姐姐们就开始用红薯做各种吃食,有炒红薯干、烤红薯、蒸粉丝、红薯粉圆、红薯粉皮等,都是我很爱的吃食。
吃着这些只有家乡才有的特别的红薯美食渐渐地长大了,后来我离开了家乡,住进了城里,可红薯美食至今依然让我念念不忘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