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今天的*一条微信,时间六点十六分。
我匆忙穿衣下床,洗刷完毕,打开手机细看。这条微信是来自孔孟之乡的一位好友发的一张照片,是他母亲正拿着勺子给他碗里添加腊八粥,很暖心!照片下面有他写的一首小诗,这首诗虽短,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用手背揩揩眼角,情不自禁用心用情小声朗读起来:
《戊戌腊八有感》
今天是腊八/一早回老家/因为那里有/不能忘的妈/有娘就有家/腊月初八/拉巴拉巴/高升提拔/娘亲不识字/却把我拉扯大/再苦再累没二话/一把屎一把尿/都会帮咱擦/一口水一勺饭/全是靠咱妈/有点小进步/妈就把咱夸/渴了饿了会想她/疼了病了会叫妈/人啊!这一辈子/到死都不能/忘了咱的妈……
诗未读完,父亲来电话了。
电话那头,父亲问:“儿啊,没忘吧,今日腊八,你娘煮好腊八粥了,啥时来?”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父亲说:“爹,我这就回。八点前,一准能到家。”父亲放缓了口气,温和地说:“嗯,不急,不急。你娘说了,要等你来了才喝‘粥’。”
“这?娘啊娘,等儿回了才喝‘粥’!”我经不住感情的诱惑,泪如泉涌。我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今天是个温暖香甜的节日,这个世上,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娘给你煮上一碗香甜的腊八粥呢?
经年离家,工作的城市离家不远,开车不到一小时的路程。提上父亲爱喝的老酒、母亲喜欢的零食,我匆匆下楼,一路期盼里,迫切踏上回家的路,生怕耽搁了答应父亲八点前喝“粥”的时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熬粥忙。加幸福,放点糖……一碗粥,一片情。一口粥,一口福……”老家村口,熟悉的童谣在耳畔响起。
每次回家,我喜欢把车停在村口步行回去,渐渐淡去的炊烟里,携一颗感恩的心,留浅浅一行足印,不觉间到了家门口。驻足停下,粥香弥漫,芳香四溢。嗯,真香甜!这是只有经母亲之手做出的腊八粥才有的味道啊!这熟悉的味道,是我一生很美的乡愁。
不是梦里回家,抖落一身风尘,我抬手“当、当、当”轻敲门。
“呀,一定是儿子回来了。”这是父亲透着惊喜的声音。
“嗯,恁快!磨叽啥?还不赶快去开门。”这是母亲催促父亲的话语。
……
母亲说:“儿啊,今个一大早,你爹到村口跑过三趟了,没见你人来,才给你打了电话。我说你爹啊,急个啥?看看,这不是说到就到了嘛。”
父亲说:“腊月初七的晚上,你娘就把精选的大米、小米、黄豆、红豆、绿豆、红枣、花生、莲子等仔细处理好了。今个夜里不到三点,她就早早起床,开始慢火炖煮你爱喝的腊八粥了。”
“嗯,辛苦娘了。”走进厨房,我眼巴巴望着大铁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果香夹杂着米香的腊八粥,像一朵朵盛开的五颜六色的花骨朵儿,好诱人。我竖起大拇指,动情地说:“娘,儿子馋了,你做的腊八粥真好、真香甜,这味道入心入肺,俺都醉了!”
母亲拿起勺子,乐呵呵地说:“儿啊,馋了?一会,娘就让你敞开了肚皮喝个够,行不?嗯,这生活啊,就像这一锅腊八粥,越熬越有滋味,越喝越幸福哩。”
“开饭喽,喝粥了。哈哈……”一旁的父亲憋不住地乐,他故意拖起唱腔喊起来,那样子幸福得简直像个开心的孩童。
接过母亲递来的一碗腊八粥,我急火火地“噗噗”吹吹热气,迫不及待地舀一勺粥,小心翼翼地放进嘴巴里,粘稠浓香,久违的甜蜜瞬间在嘴里化开,沁入心脾,幸福荡漾。
“哈哈,没大没小的,还是儿时的那般模样!嗨,嗨!慢点,慢点吃。小心烫,没人跟你争抢,看看你,急个啥?”母亲用胳膊肘轻轻地捣了我一下,扑哧笑出声来。
这时,父亲端来了白糖和红糖,说:“儿子,要不要加糖?加多加少的,自己放。”
我赶紧呲溜一口,吞下嘴里的“粥”,回父亲的话说:“娘做的这腊八粥,还是原滋原味的好!加了糖的粥,虽然甜,可就喝不出俺娘做的这粥的幸福味道了。”
“呀呀,儿子有学问,句句话儿都在理!你娘做的腊八粥,比蜜甜,比香油香。我……我也喝原滋原味的,不放糖,不放糖了!嘿嘿。”父亲暖暖的话语、夸张的表情,逗笑了掌勺给我们盛“粥”的娘。
哈哈、呵呵、嘿嘿……
笑声四起,漾满了我家的小院。寒冷的三九天,甜蜜的时光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母亲做的腊八粥,其乐融融里,共享这份“粥”到的美好,暖胃暖心,人生幸福绵绵长。
母亲再次拿起勺子时,她柔情地说:“儿啊,明天是周一,就要上班了。俗话说,吃过腊八饭,诸事‘粥’全!回去要好好工作,不要记挂家里的爹娘。人啊,这一生,平平安安的比啥都强。今年春节,等你早回家。”
我频频点着头,紧闭的嘴巴没说出一句话。泪光里,父亲、母亲真的老了,两鬓又多了些许白发,母亲粗糙的双手少了往日的柔润光滑,父亲日渐佝偻的身影也没了昔日的伟岸挺拔。时光时光,你慢些,再慢些吧!纵使我生出飞翔的翅膀,却追不上那轮匆匆的夕阳…… <山东有没有专业癫痫医院/p>